科研成果总览
2022年09月01日 点击:[]
近五年,太阳集团tyc138承担国家社会基金项目20项,其中国家社科重点项目3项,国家社科项目12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,教育部、民政部、国家民委等部级项目10项,广西哲学社会科学项目、广西科技厅、广西教育规划等省级项目23项,其他项目125项。科研经费2468万元。近5年,太阳集团tyc138教师在人民出版社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、科学文献出版社、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0多部,公开发表中文学术论文779篇,CSSCI论文163篇,北大核心论文191篇,其中在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管理世界》《中国行政管理》《社会学研究》《中国社会科学(内部文稿)》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被《新华文摘》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、《人大复印资料》等转载20余篇。公开发表高水平SSCI /SCI论文40余篇,其中1区论文二十多篇。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龙花楼教授2015-2021年连续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、2019-2021年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;聂鑫教授、汪晗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,Land Use Policy等JCR一区期刊发表一系列高质量、原创性学术成果。2018年以来,学院获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奖17项,其中区社科一等奖3项,二等奖7项,三等奖14项。
表1:太阳集团tyc138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列表2018-2022
| 第一责任者 | 获奖成果名称 | 级别 | 获奖时间 | 
| 谢舜 | 社会组织的嵌入性与本土化培育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李国梁 | 政策工具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魏万青 | 经济发展特征、住房不平等与生活机会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魏万青 | 居住模式与“用工荒”:兼论城市住房政策的调整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高伟 | 住有所居:农民工住房问题实证研究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程跃 | 网络动态能力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——基于新兴技术企业视角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韦彬 | 互联网+”背景下网络食品安全整体性应急治理研究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谢舜等 | 广西就业质量报告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谯欣怡等 | 国职业教育供给模式探析——基于交易费用和学生需求的测度 | 广西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| 
   2022  | 
  
| 谢舜 | 广西“互联网+”扶贫实现路径研究 | 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三等奖 | 2020 | 
| 李小红 |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研究 | 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| 2020 | 
| 谢舜、覃志敏 | “互联网”+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 |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优秀论文 | 2020 | 
| 魏万青 | 2020年全国民族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 | 城市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研究--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| 2020 | 
| 周文栋 | 2020年全国民族政策理论三等奖 | 引进社会资本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研究——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践与探索 | 2020 | 
| 郑方辉 | 财政收入绩效评价:兑现减税降费政策目标的价值工具 | 广西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| 2020 | 
| 谢舜 | 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条件——基于2007-2014年31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| 
  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| 2018 | 
| 莫光辉 | 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研究(之二、之三、之五、之七、之九、之十一)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| 2018 | 
| 蒋永甫 | 让农地流转起来——集体产权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机制主体创新研究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| 2018 | 
| 魏万青 | 自选择、职业发展与农民工同乡聚集的收入效应研究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| 2018 | 
| 魏万青 | 职高教育能提升劳动力市场优势吗?基于CFPS2010的比较研究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| 2018 | 
| 覃志敏 | 民间组织参与我国贫困治理的角色及行动策略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| 2018 | 
| 胡美术 | 中越边民的社会组织与边境村落治理——以东兴河洲村为例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| 2018 | 
| 莫光辉 | 同心共建与乡村治理——基于广西两岸村的实践经验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| 2018 | 
| 周均旭 | 中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动态变化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| 2018 | 
| 卢露 | 从桂省到壮乡:现代国家构建中的壮族研究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| 2018 | 
| 蒋永甫 |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:从权力博弈走向国家治理结构转型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| 2018 | 
| 卢露 | 论壮族认同的流动性与身份策略:基于广西壮族傣人、陇人和偏人的社会历史调查回访研究 | 广西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 | 2018 | 
表2:太阳集团tyc138近五年论文被转载情况 2017-2022
作者  | 
    论文名称  | 
    发表刊物及转载情况  | 
    年份  | 
   
尚虎平、黄六招  | 
    农民基本健康权利保障体系建构与演进逻辑——“防大疫克常疾”实践经验探索 | 中国社会科学 | 2022  | 
   
| 黄六招 | 数字竞赛与双重博弈: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 | 原文出处:《理论与改革》)2022年第1期 第102-116页 复印期刊:《公共行政》2022年05期  | 
    2022  | 
   
| 李俊清、付秋梅 | 在公共服务中感知国家——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服务路径 | 原文出处: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》)2022年第3期 《新华文摘》2022第14期全文转载  | 
    2022  | 
   
汤玉权/ 姜修海/ 黄六招  | 
    限自主与理性扩张:一种农地集中规模经营“推进难”的解释框架 ——基于S省A村的案例研究  | 
    原文出处:《重庆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2期 复印期刊:《农业经济研究》2022年06期  | 
    2022  | 
   
郑方辉/ 范嶙杰/ 李莹  | 
    政策绩效评价中的“过程绩效”与“结果绩效”:落差及消解 ——以L县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”为例  | 
    原文出处:《学习论坛》(郑州)2021年第6期 复印期刊:《公共行政》2022年03期  | 
    2022  | 
   
王亚华/ 苏毅清/ 舒全峰  | 
    劳动力外流、农村集体行动与乡村振兴  | 
    原文出处:《清华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(京)2022年第3期 复印期刊: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》2022年08期  | 
    2022  | 
   
谢舜/王天维  | 
    《江汉论坛》(武汉)2021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21年08期  | 
    2021  | 
   |
李国梁/甘舒萍  | 
    《广西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》(南宁)2020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公共行政》2021年03期  | 
    2021  | 
   |
龙花楼/陈坤秋  | 
    《经济地理》(长沙)2021年第8期  | 
    2021  | 
   |
李国梁/甘舒萍  | 
    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》(京)2020年第11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》2021年02期  | 
    2021  | 
   |
黄六招/李茜茜  | 
    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》(兰州)2021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公共行政》021年11期  | 
    2021  | 
   |
谢舜/罗吉  | 
    《江汉论坛》(武汉)2019年第9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20年01期  | 
    2020  | 
   |
郑方辉/刘畅  | 
    《理论探讨》(哈尔滨)2020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公共行政》2020年08期  | 
    2020  | 
   |
谯欣怡/韦妙  | 
    《职教论坛》(南昌)2020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职业技术教育》2020年09期  | 
    2020  | 
   |
莫光辉/杨敏  | 
    《河南社会科学》(郑州)2019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体制改革》2019年09期  | 
    2019  | 
   |
蒋永甫/张东雁  | 
    《长白学刊》(长春)2019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共产党》2019年05期  | 
    2019  | 
   |
谢 舜  | 
    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条件—基2007—2014年33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| 
    《江汉论坛》(武汉)2017年第7期,《新华文摘》全文转载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》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学》2017年10期  | 
    2017  | 
   
蒋永甫  | 
    中央与地方关系:近十年的研究进展  | 
    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》2017年第2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体制改革》2017年08期全文转载  | 
    2017  | 
   
莫光辉  | 
    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  | 
    《理论与改革》(成都)2017年第1期,人大复印资料《社会工作》2017年05期全文转载  | 
    2017  | 
   
覃志敏  | 
    民间组织参与我国贫困治理的角色及行动策略  | 
    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》(京)2016年第5期 ;人大复印《社会工作》2017年02期全文转载  | 
    2017  | 
   
魏万青/白芸  | 
    职高教育能提升劳动力市场优势吗?——基于CFPS2010的比较研究  | 
    《社会发展研究》(京)2016年第4期;人大复印《职业技术教育》2017年04期全文转载  | 
    2017  | 
   
魏万青/刘庄  | 
    劳工代表、发展型政府治理工具——农民工权益维护中工会的多重脸孔  | 
    《甘肃行政学院学报》(兰州)2016年第5期;人大复印《《工会工作》2017年02期全文转载  | 
    2017  | 
   
表3 太阳集团tyc138近五年专著出版情况 2017-2022
| 序号 | 著作名称 | 作者 | 出版社 | 出版时间 | 
| 1 | 石阡: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样本 | ※岳耀鹏,覃志敏,※袁校卫,※陈诗慧 | 北京:中国农业出版社 | 2022年5月 | 
| 2 | 网络动态能力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| 程跃 | 广西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12月 | 
| 3 | 网络动态能力与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研究-基于新兴技术企业视角 | 程跃 | 广西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12月 | 
| 4 | Land Use Transition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| 龙花楼,※孔祥斌,※胡守庚,※李裕瑞 | MDPI | 2021年9月 | 
| 5 | 见证社会的组织性成长 | 王玉生等著 | 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9月 | 
| 6 | 壮乡惠民新画卷——民生扶贫的成效与经验 | 覃志敏,李斌,韦东阳,朱秋婷,黄丽珠,谢咏欢 | 广西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8月 | 
| 7 | 田阳:壮乡福地奔康之道 | 覃志敏,※凌经球,缑文学,※农辉锋,※王造兰,※黄启学,※陆鹏,※孟祥科,黄俊博,黄丽珠,朱秋婷,韦东阳,谢咏欢 | 广西人民出版 | 2021年8月 | 
| 8 | 壮乡惠民新画卷 | 覃志敏等著 | 广西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8月 | 
| 9 | 怎样攻克深度贫困 | 覃志敏,韦东阳,贾雯雯,李凯山,朱鸿禹 | 中国文联出版社 | 2021年6月 | 
| 10 | 极简壮族史 | 罗树杰 | 广西民族出版社 | 2021年6月 | 
| 11 | 作为社会公权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权 | 王振标 |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| 2021年6月 | 
| 12 | 边际效应递减下民族地区持续减贫的内源发展研究 | 黎昌珍 | 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5月 | 
| 13 | 边际效应递减下民族地区持续减贫的内源发展研究 | 黎昌珍 | 人民出版社 | 2021年5月 | 
| 14 |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基层案例评析 | 覃志敏 | 人民出版社 | 2020年11月 | 
| 15 | 住有所居:农民工住房问题实证研究 | 高伟 | 人民出版社 | 2020年10月 | 
| 16 | 广西通志·民族志(1990-2005) | ※欧薇薇,※韦如柱,※俸代瑜,罗树杰,※区向明,※刘建平,※韦志坚,※韦光化 | 广西人民出版社 | 2020年7月 | 
| 17 | 民族地区人口城镇化的就业促进政策研究——基于广西农民的需求表达 | 汤玉权 |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| 2020年5月 | 
| 18 | 权益保障视域下宅基地退出政策研究 | 韦彩玲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20年4月 | 
| 19 |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政策——源起、评估及优化 | 韦彩玲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20年3月 | 
| 20 | “互联网+”精准扶贫的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-以广西为例 | 谢舜,覃志敏 | 人民出版社 | 2019年11月 | 
| 21 | 大学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研究 | 李小红 |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| 2019年10月 | 
| 22 | 高管团队与中层管理者的互动对战略决策质量及执行质量的影响 | 熊斌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9年9月 | 
| 23 | 新时代我国行业协会的嵌入型治理研究 | 韦诸霞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9年9月 | 
| 24 | “供给侧改革”视域下的中等职业教育个人需求问题研究---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| 谯欣怡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9年5月 | 
| 25 | 中国节日志·跳弓节 | 罗树杰,※王光荣,※乔永娥,※韦玺,※张志卿,※李美 | 光明日报出版社 | 2019年5月 | 
| 26 | 跨域公共危机整体性治理研究 | 韦彬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9年3月 | 
| 27 | 广西壮族自治区创业扶持政策研究 | 韦诸霞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8年12月 | 
| 28 |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| 陈璟浩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8年9月 | 
| 29 | 转型期北部湾经济区农民教育创新研究 | 王巨光 | 湖北人民出版社 | 2018年5月 | 
| 30 |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 | 黎昌珍 | 北京:人民出版社 | 2018年5月 | 
| 31 | 让农地流转起来——集体产权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机制主体创新研究 | 蒋永甫 | 北京:人民出版社 | 2017年7月 | 
| 32 |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精选案例评析 | 黄勇荣,周均旭,林春丽,※王秀月 | 北京:科学出版社 | 2017年7月 | 
| 33 | 妇女撑起半边天——妇女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| 罗树杰,※谢秋慧,※叶文静,※吴茜,※沈文凯,※康连静,※李一格,※韦艳枝,※李桂锦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7年7月 | 
| 34 | 壮族哲学思想 | 韦玖灵 | 知识产权出版社 | 2017年4月 | 
| 35 | 非正式组织理论及其显性化研究 | 李国梁 | 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| 2017年2月 | 
| 36 | 主体功能区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研究 | 汪晗,聂鑫 | 广西人民出版社 | 2017年2月 | 
表4 公管学院近5年发表高水平外文论文2017-2022
姓名  | 
   文章名称  | 
   刊物名称  | 
   发布时间  | 
  
聂鑫,吴健贤,汪晗,李炜娟,黄承道,李丽华  | 
   Contributing to carbon peak Estimating the causal impact of eco-industrial parks on low-carbon development in China  | 
  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 | 
   2022  | 
  
黄厅厅,熊斌  | 
   Space Comparison of Agricultural Green Growth i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: Scale and Quality  | 
   AGRICULTURE-BASEL  | 
   2022  | 
  
苏毅清,※于海龙,※王梦琳,※李欣琦,李岩岩  | 
   Why did China's cost‐reduction‐oriented policies in food safety governance fail? The collective action dilemma perspective  | 
   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-REVUE CANADIENNE D AGROECONOMIE  | 
   2022  | 
  
※ZHENG Yuhan,龙花楼,※CHEN Kunqiu  | 
   Spatio-temporal pattern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farmland fragmentation in the Huang-Huai-Hai Plain  | 
 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| 
   2022  | 
  
※TANG Lisha,龙花楼  | 
   S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silient human settlement in Changsha.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| 
 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| 
   2022  | 
  
聂鑫,王巧玲,吴健贤,汪晗,陈周鹏,何佳欣  | 
   Effectively enhancing perceptions of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: A case study of a karst cultural ecosystem  | 
 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| 
   2022  | 
  
徐莺,罗亚萍  | 
   The Effect of Adult Children's Education Attainment on Their Parents' Cognitive Health An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Perspective  | 
  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 | 
   2022  | 
  
罗亚萍,吴健贤,徐莺  | 
   Can self-governance tackle the water commons? — Causal evidence of the effect of rural water pollution treatment on farmers ’ health in China  | 
   ECOLOGICAL ECONOMICS  | 
   2022  | 
  
汪晗,金雨洁,洪新明,田付安,吴健贤,聂鑫  | 
   Integrating IPAT and CLUMondo Model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Carbon Peak on Land Use  | 
   LAND  | 
   2022  | 
  
※王亚华,苏毅清,※ Eduardo K. Araral  | 
   Migration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commons: application of social-ecological system framework with evidence from China  | 
   ECOLOGY AND SOCIETY  | 
   2022  | 
  
魏万青,李林玉  | 
   The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Manufacturing Workers: The Mediating Role of Overtime Work and the Work Environment  | 
  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 | 
   2022  | 
  
聂鑫,吴健贤,汪晗,李丽华,黄承道,李炜娟,韦诸霞  | 
   Booster or Stumbling Block? The Rol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the Coupling Path of Regional Innovation under the Porter Hypothesis  | 
   SUSTAINABILITY  | 
   2022  | 
  
聂鑫,陈周鹏,汪晗,吴健贤,吴星仪,陆波,丘丽,李媛媛  | 
   Is the “pollution haven hypothesis” valid for China’s carbon trading system? A re-examination based on inter-provincial carbon emission transfer  | 
 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| 
   2022  | 
  
汪晗,姚艳春,代晓玲,陈周鹏,吴健贤,※邱广龙,奉婷  | 
   How do ecological protection policies affect the restriction of coastal development rights? Analysis of choice preference based on choice experiment  | 
   MARINE POLICY  | 
   2022  | 
  
聂鑫,陈周鹏,阳林芳,卿宜亭,汪晗  | 
   Does the Protection of River Basin Ecosystems Produce Broken Window Effect? Evidence from Spatial Choice Experiment in Xijiang River Basin, China  | 
  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 | 
   2022  | 
  
聂鑫,吴健贤,汪晗,李丽华,黄承道,李炜娟,韦诸霞  | 
   What Are the lmpacts of a Coastal Zone Protection Policy on Farmers' Livelihood Capital?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 Participation  | 
   SUSTAINABILITY  | 
   2022  | 
  
廖伟华,聂鑫,※张志恒  | 
   Interval association of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in China based on concept lattice  | 
 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| 
   2022  | 
  
苏毅清,李岩岩,柳杨桂  | 
   Common Demand vs. Limited Supply—How to Serve the Global Fight against COVID-19 through Proper Supply of COVID-19 Vaccines  | 
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| 
   2022  | 
  
※Yuzhe WU,龙花楼,※Pengjun ZHAO,※Eddie Chi Man HUI  | 
   Land use policy in urban-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 | 
   LAND USE POLICY  | 
   2022  | 
  
龙花楼,※Li Ma,※Yingnan Zhang,※Lulu Qu  | 
   Multifunctional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: Pattern, process and mechanism  | 
   HABITAT INTERNATIONAL  | 
   2022  | 
  
※Yanfeng Jiang,龙花楼,Christopher D. Ives,※Wu Deng,※Kunqiu Chen,※Yingnan Zhang  | 
   Modes and practices of rural vitalisation promoted by land consolidation in a rapidly urbanising China: A perspective of multifunctionality  | 
   HABITAT INTERNATIONAL  | 
   2022  | 
  
Long Hualou, Zhang Yingnan, Ma Li*, Tu Shuangshuang  | 
   Land use transitions: Progress,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.  | 
   Land  | 
   2021  | 
  
Long Hualou*, Kong Xiangbin, Hu Shougeng, Li Yuru  | 
   Land use transition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: A perspective from developing China  | 
   Land  | 
   2021  | 
  
iang Yanfeng, Long Hualou*, Tang Yu-ting*, Deng Wu, Chen Kunqiu, Zheng Yuhan.  | 
   The impa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on rural vitalization at village level: A case study of a Chinese village  | 
 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| 
   2021  | 
  
Lyu Ligang, Gao Zhoubing, Long Hualou*, Wang Xiaorui, Fan Yeting  | 
   Farmland use transition in a typical farming area: The case of Sihong county in the Huang-Huai-Hai Plain of China  | 
   Land  | 
   2021  | 
  
Jiang Yanfeng, Tang Yu-ting*, Long Hualou*, Deng Wu  | 
   Land consolidation: A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 | 
   Land Use Policy  | 
   2021  | 
  
Han Wang, Xiaoyu Yang, Shuang Li, … and Xin Nie*  | 
   The Closer the Better? Modeling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of Ecological Externalities in Coastal Mangroves  | 
  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 | 
   2021  | 
  
Han Wang, Siyin Lu, Bo Lu, & Xin Nie*  | 
   Overt and covert: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er of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and carbon emissions  | 
   Land Use Policy  | 
   2021  | 
  
Xin Nie, Jianxian Wu, Zhoupeng Chen, Anlu Zhang, Han Wang*  | 
   Ca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stimulate the regional Porter effect? Double test from quasi-experiment and dynamic panel data models  | 
  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| 
   2021  | 
  
ie X, Zhou J, Cheng P, Wang H*  | 
  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astal farmers'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isk preferences in China using an agent-based model  | 
  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| 
   2021  | 
  
Cheng P, Wang H*, Nie X, Zhu S Y, Chen Z P, Wu X Y, Zhang A L and Wang J  | 
   What are the impacts of a coastal zone protection policy on farmers' livelihood capital?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 participation  | 
  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 | 
   2021  | 
  
Nie X, Wu J, Zhang W, Wang Y, … Wang H.  | 
   Ca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promote urban innovat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astal regions of western China?  | 
   Marine Policy  | 
   2021  | 
  
Wu F, Su J, Zeng J  | 
   How Do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elect and Funding High-Level Talents?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Resumes of Talent  | 
 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| 
   2021  | 
  
李国梁  | 
   Effects of family encouragement on migrant workers' return-to-hometown intention and turnover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areer-related concerns  | 
  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20 ssci2区  | 
   2020  | 
  
黎昌珍  | 
   Two-Round Diagnosability Measures for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| 
   COMPLEXITY,2020,SCI 1区  | 
   2020  | 
  
Wang H, Wu X Y, Wu D, Nie X.  | 
   Will land development time restriction reduce land price? The perspective of American call options  | 
   Land Use Policy 2019,83(4) SSCI/SCI(JCR一区/IF:4.151)  | 
   2019  | 
  
Han Wang , Peng Cheng , Pupu Liang , Ke Liu , Xin Nie  | 
   Invisible windfalls and wipeouts: What is the impact of spatial regulation on the welfare of land-lost farmers?  | 
  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20,99(5) SSCI/SCI(JCR一区/ IF:4.447)  | 
   2019  | 
  
Xin Nie,Bo Lu,Zhoupeng Chen,Yiwei Yang,Shuo Chen,Zhenghua Chen,Han Wang*  | 
   Increase or decrease? Integrating the CLUMondo and InVEST model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e planning on carbon storage  | 
  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20,118(7) SSCI/SCI(JCR一区/ IF:4.968)  | 
   2019  | 
  
Wang H, Chen Z P, Wu X Y, Nie X.  | 
   Can a carbon trading system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low-carbon econom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porter hypothesis? —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SM-DID method  | 
   Energy Policy,2019,129(6),SSCI/SCI(JCR一区/ IF:5.693)  | 
   2019  | 
  
Han Wang, Xiaoling Dai, Jinglan Wu, Xingyi Wu, Xin Nie  | 
   Influence of Urban Green Open Space on Residents'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na  | 
   BMC Public Health,2019,19(8),SCI/(JCR二区/ IF:3.182)  | 
   2019  | 
  
高伟  | 
   Promoting owner participation in Management  | 
   Multi-owned property in the Asia-pafici region :rights, retri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2018.3,EI  | 
   2018  | 
  
魏万青、高伟  | 
   Positive or negative?: The role of native place enclave in the conflicts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their employers  | 
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1805,SSCI  | 
   2018  | 
  
Nie X, Chen Q, Xiao T, Wang H*  | 
   Willingness to pay for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s protection based on a choice experiment method: a case study of the Shiwandashan nature reserve  | 
   Quality & Quantity,2018(4),SSCI/SCI  | 
   2018  | 
  
表5 公管学院近5年高水平中文论文发表情况(2017-2022)
作者  | 
   论文题名  | 
   刊名  | 
   时间  | 
   期  | 
  
李宁慧,龙花楼  | 
  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内涵、机理与模式  | 
   经济地理  | 
   2022  | 
   4  | 
  
龙花楼  | 
   土地利用转型的解释  | 
   中国土地科学  | 
   2022  | 
   4  | 
  
王亚华,苏毅清,舒全峰  | 
   劳动力外流、农村集体行动与乡村振兴  | 
   清华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22  | 
   3  | 
  
黄六招,姜修海,张国磊  | 
   利益密集型村庄治理“弱集体秩序”的生成逻辑——基于S省A村的调查与分析  | 
 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22  | 
   4  | 
  
张英男,龙花楼  | 
   农业生产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 | 
   自然资源学报  | 
   2022  | 
   7  | 
  
程跃,段钰  | 
   财政补贴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资源获取能力的实证思考  | 
   工业技术经济  | 
   2022  | 
   7  | 
  
尚虎平,黄六招  | 
   农民基本健康权利保障体系建构与演进逻辑——“防大疫克常疾”实践经验探索  | 
   中国社会科学  | 
   2022  | 
   6  | 
  
郑方辉,范嶙杰,彭卓  | 
   财政研发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、作用路径及优化思路  | 
 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| 
   2022  | 
   7  | 
  
张英男,龙花楼,李裕瑞,马历  | 
   平原农区农业生产系统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的耦合类型划分  | 
   地理研究  | 
   2022  | 
   6  | 
  
冯德东,冯应斌,赵玲珑,龙花楼,徐雨利  | 
   特色保护类村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探析  | 
   地理科学进展  | 
   2022  | 
   5  | 
  
程跃,王维梦  | 
   创新资源对跨区域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31个省份的QCA分析  | 
   华东经济管理  | 
   2022  | 
   6  | 
  
陈璟浩,王有峰,聂卉梓  | 
   突发事件短视频舆情演化分析模型研究  | 
  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 | 
   2022  | 
   3  | 
  
李俊清,付秋梅  | 
   在公共服务中感知国家——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共服务路径  | 
 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 | 
   2022  | 
   3  | 
  
郑方辉,王正,柳洁  | 
   区域法治评价:主观评价何以低于客观评价?——以“珠三角”城市为例  | 
   广东社会科学  | 
   2022  | 
   2  | 
  
黄六招  | 
   数字竞赛与双重博弈: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  | 
   理论与改革  | 
   2022  | 
   1  | 
  
盛志宏,李雨明  | 
   从政治势能到治理效能——基于“指挥部”结构—技术—行为的三维分析  | 
   江汉论坛  | 
   2021  | 
   12  | 
  
曾凡军,梁霞,黎雅婷  | 
   整体性智治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 | 
   中国行政管理  | 
   2021  | 
   12  | 
  
郑方辉,梁伟湖  | 
   需求导向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绩考评:一种理论诠释  | 
   行政论坛  | 
   2021  | 
   6  | 
  
刘永强,戴琳,龙花楼,冯秀丽  | 
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土地整治模式与生态导向转型——以浙江省为例  | 
   中国土地科学  | 
   2021  | 
   11  | 
  
覃志敏,陆汉文  | 
   细分式组织化:小弱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具体路径——以广西两个脱贫村的农业发展为例  | 
   江汉论坛  | 
   2021  | 
   11  | 
  
黄六招  | 
   组织学习与双向赋能: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——基于一个易地搬迁社区的案例研究  | 
   探索  | 
   2021  | 
   6  | 
  
郑方辉,王佳兴,黄蓝  | 
   乡村振兴:政府绩效目标、农民获得感与基层治理模式选择——以G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  | 
   中国行政管理  | 
   2021  | 
   10  | 
  
魏万青  | 
   居住模式与“用工荒”:兼论城市住房政策的调整  | 
   社会学研究  | 
   2021  | 
   5  | 
  
龙花楼,陈坤秋  | 
  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:研究框架与展望  | 
   经济地理  | 
   2021  | 
   8  | 
  
马荟,苏毅清,王卉,周立  | 
   从成员个体理性到村社集体理性:乡村精英的作用机制分析——以S省Y村为例  | 
 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| 
   2021  | 
   4  | 
  
郑方辉,梁伟达  | 
   从GDP最大化到高质量发展:我国政绩考评的演进路径与逻辑(1980—2020)  | 
   理论探讨  | 
   2021  | 
   4  | 
  
谢舜,王天维  | 
   社会组织的嵌入性与本土化培育  | 
   江汉论坛  | 
   2021  | 
   5  | 
  
曾凡军,潘懿  | 
   基层治理碎片化与整体性治理共同体  | 
   浙江学刊  | 
   2021  | 
   3  | 
  
黄六招,李茜茜  | 
   双层逻辑与共生网络:基层政府购买服务何以出现政策偏离——基于S市M区的案例研究  | 
 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 | 
   2021  | 
   2  | 
  
孙百才,龚丽华  | 
  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制度实施状况调查研究:成效、问题及对策  | 
 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 | 
   2021  | 
   3  | 
  
黄六招,尚虎平,张国磊  | 
   双重吸纳与空间扩展:社会组织的一个生存模型——基于S市M区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 | 
  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 | 
   2021  | 
   2  | 
  
曾桢,陈璟浩,毛进,朱梦娴  | 
   贸易信息关联与融合本体研究——以农产品贸易为例  | 
   情报科学  | 
   2021  | 
   3  | 
  
郑方辉,李莹  | 
   反腐败绩效:腐败治理的目标与逻辑  | 
   行政论坛  | 
   2020  | 
   6  | 
  
韦彬,林丽玲  | 
  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:碎片化样态、多维诱因和整体性治理  | 
   中国行政管理  | 
   2020  | 
   12  | 
  
李霜,聂鑫,张安录  | 
  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农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  | 
   资源科学  | 
   2020  | 
   11  | 
  
李国梁,甘舒萍  | 
   政策工具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 | 
 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 | 
   2020  | 
   11  | 
  
魏万青  | 
   竞争力建设与中国社会政策供给逻辑的演变  | 
   江汉论坛  | 
   2020  | 
   9  | 
  
魏万青  | 
   从个体稳定性到家庭迁移:文化认同与农民工稳定城市化  | 
   西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20  | 
   5  | 
  
李小红  | 
   中小学教学学术:四维特征与发展路径  | 
   课程.教材.教法  | 
   2020  | 
   8  | 
  
尚虎平,黄六招  | 
   新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变迁研究——基于中央层面316份合作医疗政策文件的计量探索  | 
   中国农村经济  | 
   2020  | 
   7  | 
  
魏万青,高伟  | 
   经济发展特征、住房不平等与生活机会  | 
   社会学研究  | 
   2020  | 
   4  | 
  
陈璟浩,曾桢,李纲  | 
   基于知识图谱的“一带一路”投资问答系统构建  | 
   图书情报工作  | 
   2020  | 
   12  | 
  
李岚睿,朱振东  | 
  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澳门高端服务业升级研究  | 
   亚太经济  | 
   2020  | 
   3  | 
  
韦彬,姚远琪  | 
   网络食品交易的“数字利维坦”风险及其治理  | 
   湘潭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20  | 
   1  | 
  
谢舜,罗吉  | 
   社会组织个体规模及其最优边界的影响因素  | 
   江汉论坛  | 
   2019  | 
   9  | 
  
曾凡军,江晓翠  | 
   征地冲突:治理碎片化与整体性救治——以N市为例  | 
   湘潭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19  | 
   4  | 
  
罗树杰  | 
   乔健:瑶族研究国际化的引领者  | 
   广西民族研究  | 
   2019  | 
   2  | 
  
陈璟浩,曾桢,李纲  | 
   城市网络形象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| 
   情报学报  | 
   2019  | 
   3  | 
  
魏万青,高伟  | 
   同乡网络的另一幅脸孔:雇主—工人同乡关系对劳工个体权益的影响  | 
   社会  | 
   2019  | 
   2  | 
  
罗树杰  | 
   瑶族史研究人类学取向的引路人——容观夐先生对瑶族史研究的贡献  | 
 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19  | 
   1  | 
  
蒋永甫,龚丽华  | 
   家庭特征、治理主体异质性和村民依赖——基于广西N县19村267个农户数据  | 
   农村经济  | 
   2018  | 
   11  | 
  
王振标  | 
   论村内公共权力的强制性——从一事一议的制度困境谈起  | 
   中国农村观察  | 
   2018  | 
   6  | 
  
叶大凤,马云丽  | 
   农村环境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探析——以广东M市为例  | 
 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 | 
   2018  | 
   6  | 
  
蒋永甫,周磊  | 
   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社会治理结构的演进与发展  | 
   中州学刊  | 
   2018  | 
   10  | 
  
陈璟浩,李春雅  | 
   面向中国-东盟的智库情报体系构建研究  | 
   情报杂志  | 
   2018  | 
   8  | 
  
龙耀  | 
   利润补差+公众诉求:生态效益补偿新探索  | 
   农业经济问题  | 
   2018  | 
   7  | 
  
龙耀  | 
   野生动物致损与经济补偿的诸多选项  | 
   改革  | 
   2018  | 
   2  | 
  
谢舜,王天维  | 
   社会稳定考核对地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  | 
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| 
   2018  | 
   1  | 
  
韦诸霞,周均旭  | 
  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三重机制与变革路径  | 
   求实  | 
   2017  | 
   12  | 
  
谢舜,王天维  | 
   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条件——基于2007—2014年31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| 
   江汉论坛  | 
   2017  | 
   7  | 
  
汤玉权,徐勇  | 
   构建农村社会的稳定系统:以“双轨政治”为分析框架  | 
   学习与实践  | 
   2017  | 
   4  | 
  
莫光辉  | 
   五大发展理念视域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多维精准脱贫路径——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十一  | 
 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科版)  | 
   2017  | 
   2  | 
  
魏万青,刘庄  | 
   冲突背景下的非正式制度与政策落实——以宗族网络对计划生育影响为例  | 
   社会学评论  | 
   2017  | 
   1  | 
  
莫光辉,陈正文  | 
   脱贫攻坚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及转型路径——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一  | 
   浙江学刊  | 
   2017  | 
   1  | 
  
莫光辉  | 
   精准反腐:脱贫攻坚战的政治生态保障——精准扶贫绩效提升机制系列研究之九  | 
   行政论坛  | 
   2017  | 
   1  | 
  
【关闭】